只看到中国企业“倾销” 欧洲钢铁业“护犊”情结已过时

最后更新:2016-01-15 23:34:32来源:欧洲时报网

2015年10月,中国大连市的一个冶金厂。(图片来源:中国日报/路透社)

【欧洲时报网】继难民潮、英国脱欧威胁后,欧盟又面临一项新的挑战,并且前所未有地棘手。从现在开始到2016年底,欧盟将要重新定义与其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的商贸关系。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当时,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国内价格并非由供求关系、而是国家决定。因此,欧盟可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保护本地市场、防止倾销。这一规定有效期为15年,至2016年12月11日截止。如今,眼看15年之期将过,欧盟28个成员国于1月13日首次在布鲁塞尔就是否应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举行磋商,未来数月将继续就此展开讨论。到底承认不承认,欧盟的态度十分犹豫不决。

不承认?相信欧盟也无法直面因此给欧中关系所带来的恶劣影响。那么就大胆承认?欧盟各国又担忧着本国工业那脆弱的“心脏”,而首当其冲面临威胁的就是钢铁业。

法国“鲜肉”部长提议反倾销:要明确、大规模且直接

对此,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隆提议:“面对中国钢铁业的倾销,欧盟需要采取坚决的措施,以此来保护自己的钢铁业。”同时他还建议,法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支持本国的钢铁工业。

马克隆在1月13日晚在法国国会举行的关于钢铁业的讨论中说道:“中国占据着世界50%的钢铁生产,我们的市场几乎被来自中国的廉价钢铁所淹没,很多从业者因此离开了这个市场。为了反倾销,我们需要采取明确、大规模且直接的方法,欧盟没有任何理由不保护自己的生产能力。”

马克隆希望欧盟能够加快建立反倾销权利的临时措施,一旦发现有不利影响的倾销事件,调查可以立即展开。

马克隆极度担忧法国的钢铁业,认为应该采取一切手段保住法国的生产能力。

从全球角度看,马克隆希望经合组织和20国集团能够就钢铁业倾销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进行讨论。

只是中国的问题?“被害妄想症患者”该醒一醒

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隆的态度可以说是反映了整个欧盟对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恐惧。事实上,欧洲各国大可不必如此惊慌,这些年动不动就遭遇反倾销调查,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欧盟各国经济部长曾于2015年11月开会讨论中国钢铁“倾销”问题,各国未达成一致。

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但中国不符合这个标准。一名中国钢铁业界人士10对《环球时报》表示,欧洲钢铁业现在面临冲击的关键原因是,欧洲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降,加上钢铁制造成本高,其自身竞争力较弱。由此可见,中欧钢铁业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都需出力。

路透社评论称,中国钢铁业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专家估计该国钢铁业的剩余产能约为3亿吨,约占全球剩余产能7亿吨的一半。周世俭表示,确实存在这个问题,目前世界上钢铁总产量约为16.5亿吨,而中国一国的钢铁产量就超过了8亿吨。从长期来看,中国应当淘汰那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低端钢铁生产者,增大满足国内需求的特种钢的自产比例,加速产业升级和结构改革。

这也正是中国目前正在大刀阔斧去改变的事情。

“十二五”以来,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钢铁产业逐步进入了“新常态”,突出表现为“三低一高”:生产消费在峰值平台波动发展,而且呈下降态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经营困难;原燃料价格处于相对低位,钢价则在绝对低位;环保治理保持高压态势,能源制约趋紧,融资难度大、资金成本高。其中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优不胜、劣不汰”的乱象没有根本改观。着力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成了中国国民经济一个躲不过、绕不开的话题。

就在钢铁行业同时面临着对内求转型发展、对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双重挑战的时候,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给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尤其是“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带一路”将带中国钢铁“走出去”

一方面,如果中国投资“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高铁、核电等装备制造会带来大量钢铁需求。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地区资源丰富,拥有发展钢铁产业必备的原料。据中国钢铁新闻网报道,随着该地区招商力度加大,将拉动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

●利用好“第三方合作” 中欧钢铁前景光明

另外,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出席中欧工商峰会时提出的中欧“第三方合作”也可以成为双方钢铁工业的出路之一。据中新网报道,李克强在与比利时首相米歇尔会谈时说,中方愿同比方在非洲及其它地区开展三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推进当地工业化进程。米歇尔指出,比方愿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中方开展第三方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比中双方,对欧洲经济复苏也有现实意义。

2015年6月2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欧洲“容克计划”对接,相信也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护犊”不现实 中国制造今非昔比

另外,欧洲国家的这种“护犊”情结,从现在来看已经变得不现实。德国铁路弃西门子而在中国采购列车及配件就是一个好案例。首先,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的质量已经今非昔比。据北京《新京报》报道,德铁董事汉纳加特说,中国制造意味着低质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德铁希望“向当前的供应商如西门子表明,该公司正在认真考虑其竞争对手的产品”。

德国政治评论员弗兰克·泽林说,进口中国列车及配件无疑是给西门子的“一记耳光”。“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只不过,比我想象的早得多:德国铁路公司已不可能再只购买德国的或其他西方国家的列车了。”

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要走向世界,欧洲也要走向复兴,逃避只会导致恶果,一味“护犊”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合作双赢才是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