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美院年展:“造型”多元解读和当下美教再思考

最后更新:2016-04-08 17:41:12来源:综合
何谓“媒性”,什么是“造型”?4月6日开幕的上大美院年度展就以“媒性的造型”为主题,意从多角度理解和探究“造型”,并对当代美术教育进行再思考。
 
\
上大美院年度展现场。
 
何谓“媒性”,什么是“造型”?4月6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2015-2016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就以“媒性的造型”为主题,意从多角度理解和探究“造型”,并对社会转型期当代美术学院的教学方式进行再思考。
 
上大美院院长、展览总策划汪大伟认为,美术学院是建立在造型艺术之上的,其基本语言是造型,使其经久不衰的就是坚持造型语言的教育。而“从不同的媒介角度去研究不同的造型语言形成,从中寻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样式, 并以此探索造型语言今后的走势,是美术学院本体研究的任务。”艺术评论家、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尚辉表示,新媒体艺术和原本的造型艺术并不构成一种直接的颠覆关系。策展人丁小真则通过对参展艺术家的“田野调查”,呈现对“造型”的多元解读。
\
仇德树《裂变》
 
\
卢甫圣作品《岫壑》
 
此次受邀参展艺术家阵容强大,有方增先、陈家泠、张培础、王孟奇、卢辅圣、仇德树、韩峰、刘健、王大平、白璎、毛冬华、贺戈箫、周隽、倪巍等水墨画家;有全山石、王劼音、邱瑞敏、徐芒耀、黄阿忠、姜建忠、章德明、李朝华、秦一峰、石至莹等油画家,并有已故油画家俞云阶先生的作品参展;雕塑领域有陈妍音、王建国、夏阳、张海平、蒋铁骊、韩子健、肖敏、邱加等艺术家;版画则有周国斌、桑茂林参加。
 
\
展览现场,王劼音《大花卉》
 
\
姜建忠作品《阳光男孩No.3》
 

 
\
周国斌《上海NO.18》
 
\
夏阳作品《清畅——念弘一法师》
 
\
展览现场陈妍音作品 《1963- 父母》
 
\
韩峰作品《远方的盛开》
 
\
毛冬华作品《外滩心影12号之四》
 
另有摄影家敖国兴、美国影像艺术家Bill Brand 、陶艺家康青、玻璃艺术家王沁、首次呈现羊毛作品的金江波、刺绣艺术家王秦、新西兰和美国的综合媒介艺术家Vincent Ward和Katy Martin及数码艺术家朱宏。著名艺术理论家曹意强先生此次以艺术家身份携2件速写作品参展。展览作品涉及13个门类,以期多维度地探讨造型与媒材的关系,并对当下艺术创作的造型诸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展览将持续至4月28日。
 
\
展览现场,金江波的羊毛作品《毛山水》。
 
\
展览现场,王沁作品《乌有园XIX》
 
展览开幕前,艺术家全山石与策展人丁小真结合展览进行了一场关于当下美术教育的对话,也提出一些反思,以下为谈话内容:
 
全山石:现在国内美院的招生方式把艺术规律放弃了
 
丁小真
 
在美术教育中,“造型”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与意义?4月6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外展出的“媒性的造型——2015-2016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从学术探究的角度对“造型”这一概念进行多角度全新而深入的破解。同时促成对学院与教学的再思考,推进美术学院新一轮的内涵建设。
 
今年的上海大学美院年度展已是第四届,本届年度展的主题为“媒性的造型”,依旧围绕造型展开。此次年展受邀参展艺术家阵容强大,有方增先、陈家泠、张培础、王孟奇、卢辅圣、王劼音、仇德树等艺术家。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媒介,演绎本次展览对造型的多元解读。展览总策划为上大美院院长汪大伟,学术主持尚辉。
 
针对本届年度展的主题“造型”,我们从去年秋季开始陆续推送每一位艺术家的微信,在介绍艺术家作品的同时,着重询问他们对造型的看法。这种类似田野调查的方法,为我们打开了造型之于艺术创作的多元解读的宽广空间。展览前,我与中国美院教授曹意强、全山石先生就造型艺术等话题进行了对话,他谈起了现时的美术学院教育,尤其是应试式素描。
 
\
2016年3月11日,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本届上大美院年度展策展人丁小真对话全山石(中)、曹意强(右)。
 
这不由让我联想到上大美院教授姜建忠的《素描是顿自助餐》:“请在美术史这庞大的菜单中,阶段性地选择自己所钟爱的画风,寻找兴奋点吧!特别在学生时代,要不断替换大师的拖鞋走走,游走于美术史和对象之间,在生活与历史、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找接口。不要把基础训练与创作对立起来,基础训练中应该有创作的成分。也许这应该与打基础的第一天同时起步!”
 
:全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到苏联去留学,在苏联有大概六年的时间,然后您又回到国内,在中国美院任教,一直进行教育和创作,那么,能否请您谈一谈在造型教育方面的见解?
 
:这个问题实际上牵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光是一个造型问题。我们的培养目标里有很多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所以我们培养学生应该是要有前提的,那么总体来讲,我们国家培养的还是以写实绘画为主的人才,要具有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的年轻学生,这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当然在我们那个年代更加明确一点。
 
:全老师的切入点,就是从教育、从学院目标培养。
 
:从油画的角度来讲,油画本来就是从西方引进的画种。从写实的角度来讲,油画这种工具之所以强是因为它的表达能力强,表达写实的、可见的生活中的东西,和表达我们各种各样的感情,这个油画比任何画种都具有优越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油画基本应该是写实的。这个观念有了以后,那么我们基本训练就很明确了,我首先要把造型学会,油画无非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造型,一个就是色彩,用色彩来造型,所以造型是根本。我们讲的造型艺术,也是从传统观念中来,如果没有型可以造,那是另一种艺术,如行为艺术观念艺术那就不需要造型了,有观念就可以了。
 
\
全山石纸上作品《坐着的男人体》
 
:全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逻辑很强的思路,我们这次在策划展览的过程中,其实遇到了各种各样理念上的碰撞。
 
:从艺术本身来讲,艺术高阶层都是一样的,就是手法不一样而已。
 
高阶层就是表达人的一种情感,到表达情感的时候,哪一种语言都是一样的。以前文化部有一个艺术教研室。这个艺术教研室会经常开会,来研究和教我们当前艺术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是教育部委托文化部代管的。所以文化部下面有几个重点艺校,中国美院,上海的音乐学院、上海的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都是文化部直属的,还有部分不是直属院校的,广州美院等这样的学校,那么我们经常研究什么问题呢,研究教学上的共同的问题,现在我感觉到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没有按照艺术教育规范去办事,这点我是非常遗憾的。
 
艺术和绘画这种东西,从传统来讲,它在教育里不可能讲大课,因人而异,就像我们教唱歌一样,艺术规律是这样子的,我们教学生也是这样,工作室就没有多少人,而现在呢,现在我们的教室里三十多人,它本身就没办法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学生太多这是问题。
 
现在美院招生这样子,是完全不对的一种招生办法,完全是瞎子摸象,对不对?如果我招生的话,我的性格一定要面试的,那现在根本做不到,所以这些问题都是违反教学规律的。艺术人才,首先要看看他合不合适培养,现在我们召集了很多的画画的学生,他就是因为文化课差,所以学画画的,这是大的问题啊,你培养他干什么?
 
\
上大美院年度展现场,白璎作品。
 
:他就是应试地来学。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基本的一个文化素养,语文也好,外语也好,都有这么一个素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除此以外,我认为对他的艺术的敏感性,这方面也应该测试,因为人都不一样的,有的可能对音乐更加敏感,有的可能对数学敏感一些,像我这样对数学很不敏感的,数字老是忘记的人,那么只能学画画,可能画画敏感一些,那你就发挥他这个长处。我们在这招生的同时,没有按照艺术规律来办事。因为按照艺术规律来的话,他这个人才跟其他人才是不一样的,在心理上会有这种感觉,这个人适合不适合画画啊,这个我觉得很重要。就是这个人有没有灵气,实际上就是他在这方面的敏感性。所以我招生时,特别重视这个招生面试,因为你的试卷里边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你跟他谈话的过程当中,你完全可以发现他自身是不是热爱艺术,是他父亲母亲叫他来的,还是他自己来的。他以前对艺术怎么样一种感觉,你几句话就问出来了。
 
现在的招生,把最基本的原则放弃掉了,把艺术规律放弃掉,就这样,最后招进来的学生连锁反应,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