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村民轿车开进田 一人种千亩

最后更新:2015-05-25 10:49:56来源:中新网
                               

  东方中文网援引中新网报道 近年来,“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河南省浚县在实施土地流转后,农业现代化的雏形初现。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浚县王庄镇,流转后的耕地在使用现代化机械作业后,一人即可操控千亩良田的耕作。

  一人种千亩田地

  立夏时节,王庄镇小齐村村民王彦军悠闲地在田间灌溉着长势喜人的小麦。与往年的耕作方式不同,这块绿油油的麦田难以见到忙碌的村民。只有他一人操控者一台巨型喷灌机。

  在地头,王彦军衣着整洁,连点泥水都未沾身。“以前种田一年四季都要惦记着庄稼的生长情况,繁琐、劳累。”如今,他一人就可操控一千亩田地的耕种、收割,私人轿车代替农用车开进了田间地头。

  王彦军所在的王庄镇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浚县,这里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中国内陆知名的产粮大县。浚县古时又称黎阳,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美誉。

  不过,在内地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大背景下,农村出现了农业人口老龄化、生产兼业化、空心化等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的现象。也就是在这种“困境”下,2012年,王庄镇实施了土地流转模式。

  王彦军负责耕种的千亩田地即是村民流转过的土地。在王庄镇,农民首先将承包的耕地流转给镇土地流转中心,该中心再将耕地转租给“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鹤集团。

  上述千亩田地即是中鹤集团的高标准粮田核心示范区域,王彦军操控的这台“指针式电动自走喷灌机”是从美国引进的,长450米,像条巨龙一样盘伏在麦田上空喷水。“每天可灌溉耕地1000亩,还可同时施肥,且比传统的‘大水自流式漫灌’节水一半以上。”

  国开行6.7亿元贷款助棚户区改造

  王庄镇副镇长胡长卿向记者表示:“该镇有9万亩耕地,已进行土地流转3万多亩,涉及10多个村。”但土地流转后,这些“失业”的农民往哪里去?

  “附近大批的农村青壮年与留守妇女,纷纷涌进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厂、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基地,变成了上班族。”胡长卿介绍说。

  46岁的牛秀丽是北王庄村村民,以前只能留守在家里制作“香烛”挣些钱。“从早晨一直忙活到夜晚10点,一月也就挣1000多元。”如今,在村附近的浚县鹤飞农机服务合作社担任仓储保管员,月薪2000多元,按时上下班,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小齐村的田贵方早年在农闲时节,远赴沿海浙江省务工。近年来,随着王庄镇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已回乡在牧业公司上班。他负责的是300头种羊养殖,月薪4000多元。一家人还在镇上买了新房子。

  2010年初,在当地官方的主导下,深耕浚县10余年的“中鹤集团”完成了对王庄镇100平方公里镇域面积内的42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7万人口和9万亩耕地的整体规划。

  但中鹤新城综合社区需要近60亿元巨资,政府财政能力以及集团经济均不足以支撑这项庞大的工程。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投资7.9亿元,拆迁户数3488户。2014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通过省级平台统贷模式承诺6.7亿元,已发放贷款4.4亿元。

  2015年,中鹤新城项目一期工程将全面建设完成,计划入住居民2万人。在中鹤集团董事办主任王文明看来,它不是简单地开发一个大的小区,而是再造了一座浚县县城。(记者 董飞 陈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