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署:2030年“两个地球”才能满足资源需求

最后更新:2015-06-06 17:23:39来源:澎湃新闻
\
联合国环境署副主任认为,到2030年,“两个地球”才能满足日常需求。  CFP 资料图
 
        按照目前的资源消耗速度,到2030年,“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日常需求。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UNEP)副执行主任易卜拉欣•赛奥(Ibrahim Thiaw)易卜拉欣用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类的担忧。他当天出席了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的2015年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并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对大会的祝贺视频中呼吁,地球资源的消耗已远超其承受能力,人类是时候改变了,“仔细思考每一个选择对环境的影响,更好地管理地球”。        
 
       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易卜拉欣在会上邀请青年人重新思考个人生活对地球的影响,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大会前一天,6月4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一份报告,《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决策者指南》,提供了世界各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研究的参考案例。
 
       例如,位于西非的纳米比亚城,通过改装双重管道系统,减少了5%-7%的饮用水需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可持续交通计划”,则通过改进交通系统,减少10%-25%的通勤时间(部分情况下达65%以上)。
 
       58岁的易卜拉欣出生于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他曾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工作15年,2007年任职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6年后,2013年8月,易卜拉欣被任命为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副执行主任。
 
       澎湃新闻:您对中国的城市环境有何评价?
 
       易卜拉欣•赛奥:我到中国的第一站是新疆乌鲁木齐,那里有高山和沙漠,随后又去了北京,今天在上海。我看到了包括河流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它们的多样性,让中国非常富有。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城市发展?
 
       易卜拉欣•赛奥:城市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指,庞大的人口数量、资源短缺、空气污染,伴随着资源浪费,例如能源紧缺、食物等物资紧缺,同时伴随着对水资源的浪费,从这个角度说,它是个挑战。
 
       但同时,城市发展也意味着极好的机遇。因为城市拥有更好的交通系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人们还可以从能承载很多人的摩天大厦中受益。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他们对环境的影响巨大。但我们看到的机遇是,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并变得更富有。
 
       澎湃新闻:在气候大会上达成一个协议的难点是什么?
 
       易卜拉欣•赛奥:难点在于,我们有193个国家,每个国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着不完全相同的见解。毫无疑问,大家都知道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但问题在于应当如何做、什么时候做以及怎样做。协商就是要从中找出一个平衡点。
 
       澎湃新闻:在气候变化大会上,我们更多时候看到的是政府的身影,如何激励普通民众参与进来?
 
       易卜拉欣•赛奥:很清楚的是,政府是来做决定的,人们成立政府,就是为了做决定。但政府应该代表人民,当他们正在经历着气候变化并深受其害时,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比如,“我们的未来堪忧,政府是否在谈判中想到这些?你是否明白,你坐在那里是为了代表我们?”因此,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大学和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等类似活动,向政府施加影响,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中国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
 
       易卜拉欣•赛奥:我很幸运,曾看到过一些中国科学家的工作,很令人惊叹,而且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这方面,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