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一个疫苗受害家庭的救赎
最后更新:2015-12-06 00:23:31来源:观中国 李晓磊11月14日,河南周口沈丘县赵德营镇农民邵段,带着不到三岁的女儿赵一晨,赶往河南省中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赵一晨患的是“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疑似是接种问题疫苗所致。(媒体报道链接http://e.mzyfz.com/paper/paper_6593_2504.html)
目前,赵一晨除了有正常呼吸和听力外,其他身体反应几乎消失。邵段说:“女儿基本上变成了植物人。”据悉,赵一晨于2014年5月9日在赵德营镇卫生院接种了“乙脑疫苗”后不久,开始出现发烧、抽搐、口吐白沫等状况。
随后,周口、郑州、北京的医院,对赵一晨的诊断均是病毒性脑炎。多名医生暗示邵段“孩子很难保住”,并不愿意继续治疗。邵段的丈夫甚至已想好将女儿葬在自家院子,一生伴其左右。
但邵段和丈夫把孩子接回家后,通过小心翼翼的护理,居然把女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结果是:“一晨什么都不知道了,连语言能力都丧失了”。
从去年至今,邵段因为这些问题,一直找沈丘官方部门讨说法,但政府方面回应总是:“你有什么直接证据证明是疫苗所致?”邵段并被看成是上访户,还遭遇过拘留。
实际上在沈丘,除了赵一晨外,还有两名儿童在接种完疫苗后死亡,另一个成为“玻璃人”。
更危险的是,当地不少乡镇疫苗管理混乱不堪,甚至在诸多《儿童免疫接种证》上,关于被接种儿童的接种部位、疫苗批号、生产企业、接种单位、医生签字,全为空白。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是中国基层疫苗管理问题的现实缩影。
自从赵一晨成“植物人”后,邵段基本上以医院为家。“现在女儿的康复治疗费用每天都要500多元,至今花费已经超过60万”,邵段说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据了解,赵一晨当下的治疗费用,一部分来自当年为其接种的人员和地方政府赔偿,另一部分靠家庭支持。
邵段的丈夫本在开封某部队服役,平时工资还能维持家庭基本开支,但女儿出事后,各项考核优秀的他,近期被部队要求退伍。这样一来,他们家或很长时间,失去所有经济来源。
无奈,邵段现在只能一边照顾女儿,一边从郑州火车站附近批发玩具和衣物,微利卖给有需要的病人和医护人员。
关于未来,邵段不敢多想,虽然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但她和丈夫没有打算再要个孩子,“我们想陪一晨走到最后,不管这条路有多艰难!”
赵一晨刚出生时,邵段夫妇计划着,等家里经济好转后,从老家搬到县城定居,他们认为,城里更适合发展。但现在只能住在医院。
赵一晨的父亲在部队服役十余年,日前已经被退伍,他不埋怨部队,希望能尽快找工作挣钱给女儿治病。
邵段经常要去郑州火车站附近一个商场批发衣物。
邵段每天能赚50多元,这些钱几乎会投在了女儿身上。
邵段在医院楼层里售卖衣物和玩具,医生知道她家的特殊情况,不会进行阻拦,反而替她宣传。
赵一晨的小手紧紧攥住奶奶的手,自从赵一晨患病后,这个普通的河南农户,已经千疮百孔。
为了省钱给女儿治疗,邵段的日常饮食非常简单。
医生每天会将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人员的名单挂在医院走廊,赵一晨的名字基本每天都出现在上面。
医生在为赵一晨进行按摩,因为无法锻炼,每次按摩她都会表现的很痛苦。(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李晓磊 文/图)


中美海军大西洋首演 基于《海上意外相遇规则》
当地时间11月7日上午10时,中美海军联合演练在梅波特...
东方中文网:看东方 观天下
东方中文网(http: dfzw net )简称东文网,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