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柯棣华率印度医疗队赴华 施行手术千余次

最后更新:2015-05-14 23:30:04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副校长 叶福林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因其正义性和神圣性,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积极支持。其中,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医疗援助,是这幅历史画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许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从加拿大、印度、苏联、美国、奥地利、德国、波兰、保加利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等五洲四海来到中国,奔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有人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奔赴前线救死扶伤

  1938年3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历尽艰辛来到延安。他们没有选择在安全的后方工作,而是请求立即奔赴抗战前线。他说,只有消灭了法西斯,才会有个人的安全。为此,当他来到后方医院的第一个星期,就为分散在6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21名伤员做了细致检查;从第二周开始的一个月内,就精心为747名伤员做了手术。1939年4月齐会战役时,战斗进行了3天3夜,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团队夜以继日,为115名伤员进行了手术。

  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曾说:“我要像他(指白求恩)一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以柯棣华为代表的印度医疗队,在1939年12月至1940年8月间,转战晋东南、冀西、冀南、冀中和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行程近万里,沿途施行手术千余次,诊治伤病员数千名。

  传道授业培养人才

  随着抗战的扩大和深入,我方伤病员日渐增多,医务人员缺乏成为突出问题。许多外籍医生在全力救治伤病员之余,还结合中国抗战的具体实际,把自己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技术无私传授给中国同行,培养了一大批医疗卫生人才。除了众所周知的白求恩、柯棣华之外,奥地利泌尿科、妇产科专家罗生特,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办多期卫生人员训练班,为山东军区培养了一批医疗卫生人才。苏联医学专家阿洛夫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中央医院外科主任后,即以苏联卫国战争的先进经验来建设外科。

  国际友人对我医务人才的培训,不仅解决了当时战地医护人才的燃眉之急,保证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需要,还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培养了一批医务骨干。

  创建战地医疗网络

  1938年底,随着我军对日作战日益频繁,不断有重伤病员转移到延安等后方进行治疗。最早到根据地参加中国革命的美籍医生马海德,提出了创建八路军医院的构想,并亲自参加医院的筹办和建设。1939年11月,为了纪念白求恩同志,中央军委将此医院更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马海德等人又以此为总院,在陕甘宁边区创建了有8所中心医院、24所分院,总计约11800张病床的边区医疗网络。

  1939年1月,在八路军总部的支持下,加拿大籍医生布朗创建了晋东南国际和平医院。后因日寇扫荡,医院改为流动医疗队,继续为根据地抗日军民服务。到1943年,晋东南国际和平医院发展到设有12支流动医疗队,共计920余位医务人员的规模。这些医疗机构和医疗网络,不仅开展战地医疗活动,还为当地群众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1939年,一支由波兰、德国、奥地利等国20多名白衣战士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历经艰辛转辗来到贵阳图云关,编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参加抗战。他们与中国军民同甘苦、共患难,在中国度过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人民永志不忘

  这些国际医药卫生界的友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毅然长途跋涉来到异国他乡,怀着医生的良知和战士的豪情,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壮丽诗篇,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团结友谊。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这些国际主义战士的丰功伟绩。今天的中国人民,将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加强同各国人民间的团结合作,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