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人才缺口四五万人 或成深圳文化创新掣肘

最后更新:2015-05-14 23:58:35来源:南方日报

\

    目前,深圳文化创意人才缺口达四五万人,其中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缺口达二三万人。图为市民参观大芬美术馆。 朱洪波 摄

\

    在文化方面,深圳已有了相对宽容和创新的环境。图为艺展中心的艺术品。 鲁力 摄

    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活动,需要新颖别致的好创意;一个雅俗共赏的公共艺术品,源自与时俱进的前沿视野;一件实用巧妙的工业设计品,凝聚了对生活和市场的深刻理解。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创新作为最具时代感的元素被浇筑到文化的传统底色中,而创新的主体——人才,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愈发重要。

    然而,面对各个城市“争抢”文化人才、许多文化企业“求贤若渴”的现状,深圳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紧缺问题逐渐引发关注。据估计,目前深圳文化创意人才缺口达四五万人,其中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缺口达二三万人。

    深圳文化创新需要怎样的人才?深圳是否能给文化创新人才提供相适应的环境?如何打破创新人才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文化创新人才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大量的偏才、怪才,尽管深圳已经有了相对宽容和创新的环境,可是企业和政府对这类人才的评定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政府需要对这类人才制定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真正鼓励创新、创意。

    ●南方日报记者 卓泳

    现

    状

    深圳文化人才缺口四五万

    “院校招聘的不能马上派上用场,社会招聘的总想着自己创业。”近日,深圳那特金属艺术营销总监王勇正为人才招聘的问题发愁,由于公司专注于高端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和生产,对创意设计人才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有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对国际趋势的把握,还要有敏锐的市场和商业触觉。”王勇说,他和他的同行们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要招到合适的人才非常困难。

    王勇的困境道出了目前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结构上的问题,但随着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企业的规模体量也在不断增长,伴随而来的还是较大的人才缺口。以福田区为例,资料显示,2013年底福田区文化企业法人单位由2006年的3689家增加到11700多家。而全市文化创意企业约1.8万家,从业人员达24.61万人。据估计,目前深圳文化创意人才缺口达四五万人,其中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缺口达二三万人。

    深圳市政协委员许四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深圳文化产业人才不仅总量相对不足,而且结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高层次人才短缺、外流现象比较普遍,这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为何出现人才结构的失衡?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表示,从大学教育方面来看,目前院校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强,“学动漫的不会画有创意的动漫,学管理的真正到了项目管理却用不上。”第二,很多学科过于画地为牢、藩篱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度不够。在他看来,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跨越学科的藩篱、跨越学校和社会的障碍、跨越学校与学校的壁垒、跨越国际的边界,培养文理互通、基础与应用结合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李凤亮所说的“跨界融合”问题,在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上演的深刻裂变中尤为突出,在政府大力提倡“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文化与多种业态的深度融合中,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才储备已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学科体系也不足以支撑跨界领域的特殊人才。”深圳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尹昌龙认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人才需求对传统输出体制构成了挑战,而改变这一格局却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从考试分数解放出来,真正聚焦到创造力的培养上”。

    困

    境

    文化创新人才评价过于“量化”

    “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人才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大量偏才、怪才。”研成控股董事局主席姚研成认为,深圳需要给这类人才提供适宜的发展土壤。在包容文化艺术特殊人才方面,尹昌龙认为,深圳体现了一个大城市的文化气度。“满大街的涂鸦艺术、街头艺人,还有丰富的创意文化园区,都给文化创意创新提供了很大空间。”在他的观察中,深圳人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色艺术人才的各种新奇创举,不大惊小怪却乐在其中,“只要不违法就应该包容,这是一个城市给予创新创意人才最重要的软环境”。

    在给文化创新人才提供自由宽松的土壤方面,尹昌龙认为,深圳的土壤甚至胜于广州和上海,可与北京媲美,具体可以体现在深圳有许多民间阅读组织,还有不少出色的展览、展会,也有让创意方案得以交流、互动和实现的平台。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深圳对市民的创意教育不够,“大部分人都会冲着歌星影星去,但却只有少部分人冲着创客、设计师去,深圳这方面的公益广告也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有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成熟市场机制,这成为众多创意人才扎堆深圳的关键因素。“北京的艺术人才很多,但缺乏创意转换为生产的实现过程,而深圳的转换过程却非常快。”尹昌龙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此迅猛也得益于此,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几年前的发展也开始呈现这样的趋势,未来借助成熟的市场机制将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除了城市软环境,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政府为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文化项目和创新人才都设立了专项发展基金,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均可申请。

    可是,如何界定文化创新人才?对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业界和政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文化艺术类创新人才的评定不能过于量化。”在李凤亮看来,文化创新人才的评定不应该以其发表的论文数量、获奖次数来衡量,“目前还是沿用过去科技类人才的评价标准,如今应该创新思路,参考人才在业界的地位和未来潜力,尊重业界声音和同行的评价。”他认为,除了给文化创新人才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保障外,对他们的认定和工作条件配备上的完善,是真正能让“偏才”“怪才”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而对此,深圳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活动中透露,深圳将完善相关标准的制定,对待人才会更好地兼顾学术性与应用性,也可能考虑由政府联合部分文化创意型企业,共同制定“江湖人才评定标准”,以终端需求决定人才标准,让人才拥有用武之地。

    破

    局

    高端人才重在培养而非吸引

    在文化创新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相匹配的人才从哪里来?企业和政府如何引导?“文化创新人才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多经验多专业作为其强有力的支撑。”LKK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副总裁李毅超坦言,放眼全球,这样的人才是凤毛麟角,属正常现象。

    尽管在李毅超看来,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文化创新人才是多年来的普遍现象,但企业仍需解决眼下燃眉之急。就洛可可而言,企业内部有自己的创新学院,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用于培养创新人才,除了部分内部消化,还向三星、宝马、奥迪这类大企业输送人才。然而许多企业也担心,花心思培养的人才却在不久后跳槽,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对此,李毅超认为,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企业能做的是给予人才应有的福利和待遇,给予他们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保障,给予他们发挥最大价值的渠道和平台,这样,企业抵御外部竞争的能力自然增强,同时人才也能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有助于稳定人才和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更多的创新型高端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吸引过来的,企业应该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

    除此以外,深圳在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上还给予了政策支持。据了解,近年来深圳大力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完善人才环境,着力引进培养产业人才,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深圳市人社局方面介绍,文化创意、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人才按照深圳高层次人才政策有关规定,可以享受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深圳“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奖励1万名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安居方面,深圳持续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为文化创意、互联网等产业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其中,2013年推荐92家文化创意企业纳入市人才安居试点范围,另有181家文化创意企业被纳入区人才安居试点范围,有效扩大文化产业人才安居保障的覆盖面。

    创新人才在物质上获得充分支持,然而精神上的缺位却让不少创意人士和企业感到惴惴不安。“去年的55度杯火爆全球,可是推出不久就被山寨了,这让我们很苦恼。”李毅超表示,企业的每次创新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创意被抄袭,就没有利润去再次创新了。此外,申请知识产权专利保护上的审批程序过于复杂、耗时过长也让不少企业发愁,“创新成果的上市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可是各种审批却耗时7个月,如果产品在7个月后上市,产品就没有销路了。”李毅超认为,文化创新上配套的政策法规、审批程序等需要配合市场,真正由市场主导经济,与市场接轨。

    哈蒲文化传播公司:

    搭建欢乐平台

    而非纯粹打工

    ■企业案例

    “我想搭建一个欢乐的平台,让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不是纯粹地打工。”今年三十而立的陈睿怀揣着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和自己在艺术设计上的本领,在2009年时创办了哈蒲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通过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举办,向世人展示一个青春活力的深圳。

    最近,陈睿和他的团队正在策划一个主题为“更新深圳名片”的深圳国际旅游嘉年华活动。与传统旅游节日不同的是,此次活动希望通过一些物化的标志来彰显深圳的城市形象,如在深圳的各大景点、购物中心和核心区域摆放城市公共艺术装置、开设“我为深圳代言”栏目、给来深游客发放旅游护照等。

    这样的创意并不是陈睿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凝聚了他们团队里年轻创意骨干的智慧。“有新颖的创意、有高效的执行统筹能力,还要有周全的服务能力。”陈睿说,这些都是他们对人才提出的要求。然而,陈睿在招聘时也遇到困难,“具有潮流视野和触感的多为深圳本地人或富家子弟,但这类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却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于是,陈睿想出了一个办法,建立一个公司专有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会员基本来自深圳的几所高校,每次举办活动就从这个俱乐部里挑选志愿者参与到其中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人将会留用考察,久而久之,公司的人才库就建立起来了,“这个俱乐部吸引的都是有志于从事创意策划的年轻人,他们暂时还不在乎有多高的薪资待遇,而更在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招人容易留人难,不少企业在留住人才上使尽浑身解数,陈睿的法子却是“搭建一个欢乐的平台,让每个员工在这里能获得劳动的快乐和荣誉,而不是纯粹的打工。”陈睿表示,一般的企业招聘设计师进来帮公司完成项目设计,项目完成后公司赚钱设计师只拿工资,但有归属感的企业应该把项目的成果和荣誉都给参与设计的员工,因此,只要一有机会,陈睿就会把团队的设计作品推送评奖,作品一旦获奖,奖品和荣誉都归团队,这个团队还由此在业界获得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让员工在这里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并给予创意入股这类激励,员工就不是纯粹的‘打工仔’角色了。”

    艺术设计专业科班出身的陈睿,走访过多所国际级专业院校,但在他看来,深圳的文化资讯、种类、氛围,在全国来说数一数二,“有些中央美院出来的学生,创意设计还不如深圳高职院艺术设计的科班生。”他认为,深圳宽松、自由、国际化的环境赋予了创意人才广阔的视野。如今公司的创意人才多为90后,陈睿表示,未来还要不断更新血液,激发更多优秀的创意去更新一个城市的印象。

    文化创新

    应走出深圳特色

    ■记者手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已被视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各行各业同业竞争的最大法宝,无论在人力还是物力上,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都不惜砸重金培育新兴事物的成长。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在政府和企业层面探索创新的路径,文化与金融、旅游、互联网、科技等多产业多业态的融合,让10年后的产值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而这其中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人才。

    文化创新需要怎样的人才?如何让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先给文化创新下个定义。创新不同于创造,创新需要在既定的基础上添加新鲜的元素。不同于科技领域是在一套成熟和完整的公式下进行创新,文化创新更像是给一幅白描的图画涂上绚丽的色彩。因此,文化创新可作为的空间更大。

    然而,尽管空间很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如今谈论的文化创新,更多的是在文化形态、表现形式以及生产制作、产品属性上的创新,而不变的是扎根于民间的“文化”。因此,对文化创新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对各层次各类别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受大众、市场欢迎的独特呈现方式。

    在文化底蕴薄弱,从未经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洗礼的深圳,要谈文化创新或许得先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在哪,并在文化创新上走出一条适合城市性格、彰显自身优势的道路。

    此外,文化创新的人才如何能发挥最大动能?合理的机制不可或缺。深圳具有良好的市场机制,较好的创意氛围,却缺乏与各项创意对话的“观众”。活动也好,产品也罢,若缺少观众,只能落得孤掌难鸣,创新也会因缺乏后续动力而停滞不前。因此,深圳在培育“观众”上仍需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