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艺十年:从“下海拓荒”到市场典范

最后更新:2015-07-01 18:45:53来源:东方早报

\

东艺总经理林宏鸣:“我们要慢慢让市民养成欣赏艺术的习惯。”

  十年前的7月1日,东方艺术中心在曾是一片农田的浦东丁香路开业。那时,出租司机都不熟悉丁香路在哪,观众好不容易跋涉至此看场演出,也被人调侃像去了趟苏州。十年后的今天,这座上海第一个“吃螃蟹”,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营的剧院,已然成为国内剧场市场化运营的典范之一。

  按照北京道略演艺的统计,东艺去年的演出场次(594场)和观众人次仅次于国家大剧院,位列全国第二。而按照东艺总经理林宏鸣的说法,东艺每年上缴的管理费、利润和企业所得税,业内第一;同时,常年保持着每天同时售票的演出达100场以上,为全国仅见……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东艺运营的成功。最初的资源匮乏和地理位置不便,反倒让东艺迸发了更猛烈的冲劲和开拓欲,打造出一批叫得响名字、各有侧重与专攻的演出品牌。东艺十周年采访林宏鸣时,他对东艺的定位和特色,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东艺每年的演出场次、营业额、观众调查等数据也都有着十分精确的记忆,似能从脑库中随时抽调。可以说,东艺和林宏鸣也相互成全。

 

“好节目大家都可以做,

关键是营销”

  东方早报:东艺开业之初一无资金、二无资源,地理位置也不便利,怎么一步步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林宏鸣:东艺最开始的困难有目共睹。多数人都觉得走市场怎么可能,每天免费拉一两千个观众也坚持不了,表演院团也不敢来,怕票子卖不出去。重要的是,我们对怎么做想得比较明白。那时我们就提出了“听交响到东方”的五年战略,是先有想法,后实践。当时困难重重,我们非常希望做一件事让东艺迅速扩大知名度。十年后回头看,攻克柏林爱乐,是我们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国外院团来都会问很多问题,柏林爱乐演完后不再问了,“听交响到东方”的牌子也打出来了。邀请柏林爱乐的成本是1200多万元,当时国内99%以上的剧院一年的运营成本也没这么多。有人很担心地跟我说,这个做不好将万劫不复。但是,做有风险,不做风险更大,局面根本打不开。最终,两场音乐会票房售罄收入700万元,比北京同样的两场高1.5倍,迄今依然是中国剧场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

  东方早报:你会怎么总结东艺的成功经验?

  林宏鸣: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是剧院有明确的战略和定位,长远想法方面我们很清楚。比如,东艺在演艺行业首创了会员制营销,和会员营销出发点就不太一样。会员营销更多是盯着观众的口袋,票卖出去营销就结束,和观众是买卖关系;会员制营销是盯脑袋,票卖出去是营销的开始,比较注重与观众持续服务的互动关系,更着力于耕耘和培育市场。

  也很少有演艺机构像东艺,持续不断做观众调查。十年来,我们做过四次大规模调查,也进行过各种专项调查,甚至每场演出都做抽样调查。问卷没怎么变过,为的是互相印证,怕有误差,以动态了解观众需求和工作不足。去年,我们对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英语话剧《仲夏夜之梦》做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会员购票占51%,80后、90后占70%,女性观众占75%。不了解观众,就无法更好地满足和引导观众。另一方面,因为我们困难更多,所以需要比别人更努力。十年来,曾经和正在东艺工作的员工累计有936人,这意味着我们的团队换了好几拨人,一直是一支以新手为主的团队在打拼。

  东方早报:不少人认为,东艺十年的发展与你本人浓厚的个人色彩和作风有很大关联。

  林宏鸣:这个说法不少,但不对。其实战略和思路对了,换一个人照样可以做好。最近,保利院线旗下37家剧院总经理培训,请我去讲课,我就着重讲了打开演出市场的三把“钥匙”。

  一是软实力,要搞清楚一个剧院的定位与特色是什么?国内做得好或不好的剧场,都离不开这两句话——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比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市场定位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特色是话剧尤其是小话剧。天蟾逸夫舞台定位中老年戏迷,是以京剧为主的戏曲专业剧场。

  二是硬道理,内容为王、营销制胜。剧场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营销。东艺能做的内容,其他剧场也可以做,因为东艺不生产内容。但为什么有些事我们做得了,别人不敢做?关键是营销。比如同样是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来沪,为什么我们把票卖完,但有的机构却叫好不叫座?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交响乐已成规模效应,不断做和偶尔做还是有区别的。另外,我们多年打造了一个金字塔结构,“东方市民音乐会”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普及音乐会,不断在往高端和常规音乐会输送观众。名家名团也可往下沉,以提升普及音乐会的品质。

  三是新思维,包括新理念与新方法,比如我们强调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也是营销。又比如会员制营销,既有不一样的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东方早报:说说你的性格与东艺的“个性”?

  林宏鸣:大家说我是典型的摩羯座,比较认真、执着。这跟我学历史有关系,我考虑问题习惯长远,一说就是三年、五年。东艺也一样,因为考虑较长远,东艺做的事都是有开始没结束,没什么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另外,做事一定要执着,慎重决策,执着推行。比如契约精神,我们这个行业变数很大,契约精神也比较弱,所以不要说做演出季,就是排一个演出计划也很困难。东艺十年5000多场演出,我们没有违约过一次。

  东方早报:不是古典音乐出身,也并不影响你做好管理?

  林宏鸣:我的专业不是艺术,但一直在学习。我先后在上海京剧院、上海歌剧院工作过,京剧和歌剧很不一样,剧团和剧场又不一样,但很多基本方法和规律是相通的,比如要谋长远,要聚焦主要业务特色,要着眼受众。演艺行业做具体工作的人基本不太重视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懂理论的学院派又不太了解实际,这是影响演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做的也很不够,但主观认识上在努力。东艺官网有个栏目“东艺文库”,就是我们一路对实践的总结、思考和探索,即将出版一本60万字的《十年典藏》。

  东方早报:你一直强调内容为王,营销制胜,你所理解的营销是怎样的?

  林宏鸣:从大方面说,我们营销最终的目标是打造东艺这个品牌,打造节目品牌—特色品牌—剧院品牌是我们的“思维轨迹”。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使思维轨迹落实并产生成效,就需要一个相反的“行动路径”——先做好每一场节目使之成为品牌(比如柏林爱乐),节目品牌有了口碑,特色品牌就站住了,剧院品牌慢慢也形成了。所以,营销是个大概念,只有把营销节目当作剧院营销的一个个部分,才能成功。具体来说,我一直认为不会宣传就不会营销。不管在京剧院还是歌剧院,我都比较注重宣传推广工作。互联网时代,又尤其需要为节目营销找一个“支点”,比如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来,我们就请总统奥巴马写贺信以利推广;圣彼得堡爱乐来,我们就请当时新婚的刘翔夫妇到场为盲童赠票以扩大影响;莱比锡布商大厦国内知名度不高,我们就搞街头调查,也轰轰烈烈。好节目大家都可以做,但结果往往和营销好坏有关。

 

“演出市场成熟

有赖于观众成长”

  东方早报:东艺十年是否也恰好见证了上海古典市场井喷发展的十年?

  林宏鸣:有学者原来统计,上海的乐迷只有6000人左右,也就是东艺三场音乐会的数量。但最近这十年,从国外名团来沪的角度说,其数量远远超过之前近百年的总和,其中多数是东艺邀请主办。去年,东艺演出594场,音乐会占365场,平均一天一场,你可以发现观众量扩大了多少。我们最近做的一次会员调查也显示,喜欢交响乐的观众占73.74%,高居榜首。

  东方早报:上海各类专业剧场不断增加,综合性剧场的出路在哪里?

  林宏鸣:剧场增多,对上海演艺市场的丰富和扩大是有好处的。上海的观众容量加上流行音乐才700万,相对2400万人口,太少了。大家应联手把蛋糕做大,都有饭吃。有了剧场,能不能吸引观众,形成特色,发挥它的作用与功能,也非易事。任何一个剧场开业,都是我们做大演出市场的同盟军。剧场之间可以比品质、比服务,应呈水涨船高的景象,让更多观众受益。我一直说,东艺有没有竞争对手?有,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

  东方早报:市场细分和受众分流,是市场成熟的一种表现?

  林宏鸣:对,肯定要分类。我们做观众调查,也是为了解观众分类。现在,东艺一年有60万人次的观众,会员近3.4万名,要从规模营销向精准营销转型。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精准营销的便利,可以详细了解每位观众的年龄、学历、欣赏习惯,把交响乐信息传递给喜欢的人,而不是乱投一气。

  东方早报:你曾说上海演出市场还处于成长的“阵痛期”。

  林宏鸣:剧场的运营成本在逐年升高。比如我们的场地费近年维持不变,“市民音乐会”十年前推行30、50、80元的票价,现在依然不变,这是困难之一。观众的困难在于,他们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买房、养老、教育……支配到文化上的费用所剩无几。有国民文化消费调查显示,演出在文化支出9个类别里排第8,观众需求严重不足。

  东方早报:市场的定律是消费决定供给,而在演出市场,你认为是供给决定消费?

  林宏鸣:你去马路上抽样调查,问大家喜欢看什么演出,大多数人说不清,他们会说好看的我都想看。在大家不是很明确喜欢什么的情况下,你要耐心做耕耘、播种和培养观众的工作。比如朱宗庆打击乐团连年来东艺,都说打击乐怎么能成为普及型音乐的主要类型?但在台湾,它做得风生水起,还有遍布全台的打击乐培训学校,甚至开到上海。这是供给决定消费的鲜活案例。东艺的蓝海战略——做一般人认为没有市场的如民族戏曲、室内乐、现代舞,也是建立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

  观众是要开发的。就像服装营业员,是愿意面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客户,还是一个对面料、款式、制作都精通的顾客?大家都会选前者。可口可乐刚进中国做市场调查,中国人没听过更没喝过,你说有没有市场?悲观的人说,都没听过,不去了。乐观的人说,都没听过,那说明市场无限啊。调查要有准确数据,但怎么解读也很重要。

  东方早报:演出市场成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林宏鸣:平台、内容、渠道和受众都要有明显提升。当务之急是把演出市场蛋糕做大,根本上还有赖于观众的成熟,这是繁荣演出市场的真正力量。

  一是观众群体要扩大。美国华盛顿地区一年人均看7场演出,上海如果人均一年能看一两场,就发展无限。二是欣赏水平要提升。改革开放后,我们和世界在许多方面同步,比如世界杯、奥运会、奥斯卡颁奖,都能直播收看。但艺术方面有些信息是滞后的,比如三大男高音大家都知道,三大之后谁唱得好,了解的人就很少了。国内演出推广的困难,是先要让你知道,还要让你相信,更要让你愿意掏钱买票。演出做不好,大家第一句话就说宣传没到位。全世界做演出没一个国家像中国,推广像搞运动似的,唯恐大家不知道。一些发达城市比较成熟,服务也做得好,观众只要上网一查就好了。我们要慢慢让市民养成欣赏艺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