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的巴黎梦

最后更新:2015-07-13 19:54:45来源:一财网 周最最
\

凯特·贝茨和卡尔·拉格斐在巴黎花神咖啡馆

 

巴黎无处不在。海明威、灰色的屋顶、咖啡馆里的情侣和Gauloise香烟……时尚界传奇人物凯特·贝茨(Kate Betts)在这里得到了她想要的。被誉为“时尚笔杆子”的贝茨在时尚界的履历可谓熠熠生辉:她最初就职于《女装日报》,在《Vogue》工作了近10年,35岁成为《时尚芭莎》最年轻的主编。

关于这位时尚女魔头,坊间的传闻之一是,她曾以“拍电影增加了体重”为由,在杂志付印前的最后一刻,将芮妮·齐薇格(Reni Zellweger)的封面砍掉,对大明星丝毫不留情面。

30年后,她在新书《我的巴黎梦》(My Paris Dream)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但若只是简单地将这本书定位为时尚圈的成功学,似乎又太笼统。美国女孩贝茨在书中再现了离家3600英里的巴黎:从上世纪80年代的巴黎夜店、到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卢浮宫盛景,以及一个年轻人发现自己希望成为哪种人的觉悟。

至于写作《我的巴黎梦》的初衷,贝茨说道:“我把写这本书时参考的期刊和零碎文件都保存起来,我觉得它们是了解上世纪80年代巴黎时尚的绝妙途径。那个年代时尚作家和记者报道时尚新闻的方式描述起来让人难以置信。”

\

《我的巴黎梦》

“时尚女魔头”本质是记者

1986年,贝茨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入学前的那个假期,贝茨曾到巴黎游览,美景与风情让纽约客贝茨感到震惊,更不必说那些“历史的震撼”。毕业那年,当她的同学都积极筹备入学法学院时,她却任性地跑到巴黎。那时,她曾梦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但巴黎的时尚和文化显然更吸引她。

贝茨曾将早期在《女装日报》负责时尚报道的职业生涯称为“火的洗礼”,而出版人约翰·费尔柴尔德(John Fairchild)无疑是她的伯乐,为她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甚至帮助其追踪一支由野熊猎人组成的化妆乐队穿越布列塔尼森林。

新人如何融入《Vogue》的传奇团队?贝茨最令人信服的才能和独特之处依然是记者的本能。“我喜欢故事,这就是我在《Vogue》的独特之处,报道时装秀时,我会在后台倾听设计师谈论自己作品的灵感。有句老话说,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个故事从哪儿来,我非常赞同,因此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自己接电话、听取选题。”

而在《时尚芭莎》,作为主编的贝茨仍喜欢和大家一起动手干活。“我喜欢待在新闻中心,也喜欢和大家一起开例会。”倾听所有人的意见,不要将自己孤立在外,更不要势利眼。“时尚编辑不再是一个独裁者,他们必须兼具敏锐和灵活,能够过滤每天所面对的爆炸式信息,对于想要进入这一行业的人,我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她的工作就是时尚,而时尚不仅仅是玛德琳蛋糕和超短裙。

贝茨开始破解法国人言谈举止和风格的密码,寄住家庭中满嘴俗语的小孩、一眼认出她在古着市场淘到的冒牌香奈儿粗花呢外套的时髦朋友,都成了她的老师,当然还有浪漫的巴黎男人,她的爱人、保险推销员埃尔韦(Hervé)带她游遍“亲爱的法兰西”……

辛酸而清晰的巴黎梦

在海岛般孤立、又自有一套规则的时尚界摸爬滚打,贝茨的冒险经历似乎总让人为她捏把汗。一次,她受朋友之邀拜访一个无名鞋履设计师的工作室,此后出于礼貌才在一篇综述中提到这位设计师丑陋的、包着鱼皮的细高跟鞋,而这位设计师正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提·鲁布托(Christian Louboutin)。她去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的工作室做专访,描述这位憔悴的设计师时,说他有着“七歪八扭的笑容”。她甚至预言一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维也纳设计师肯定会走红,但他的极简主义美学和当时盛行的厚重风格截然相反,这位设计师是时下炙手可热的海尔姆特·朗(Helmut Lang)……

但在新书后半部分,贝茨不再讲述烟雾缭绕的梦幻巴黎,她的未来变得更加清晰,她开始在工作中寻找自己。她的巴黎梦——有壁炉的公寓、挂满设计师作品的衣橱,甚至地道的法式俚语慢慢全都成真了,但是以她自我认同的流失为代价。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巴格达发动空袭的那晚,她的老同学致电她询问近况,这位同学曾参与报道索马里饥荒。那一刻,贝茨对自己执着于牛仔布细微的弹性差异、丽兹卡尔顿酒店选用何种瓶装水之类的问题产生困惑:“当初我来巴黎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世界,为了更亲密地理解另一种文化,我把整个人都沉浸在里面,但不知怎么的,我的世界越来越小。”

本质上,“时尚女魔头”贝茨仍是一名记者,再加上她那种美国白人清教徒式的矜持,使得这本回忆录显得有所保留,但她充满情感的事后反思仍然极为清晰诚实。

《Bon Appétit》执行主编克里斯汀·莫尔克(Christine Muhlke)如此评论:“对巴黎或是时尚杂志的崇拜者而言,读这本书是一种学习,尤其对这些来来往往的巴黎过客而言,不妨在旅途中打开这本书,你会觉得很有趣,也会感受到隐隐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