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携带《孤筏重洋》之谜

最后更新:2015-07-21 23:03:15来源:南方都市报
海子携带《孤筏重洋》之谜

  最近看了挪威电影《孤筏重洋》(Kon-T iki),这部电影在201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中败给了《爱》,许多人有些惋惜,但似乎不必,与这部“剧情片”同名的纪录片《Kon-Tiki》(康-蒂基)在1951年就已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导演与编剧都是Thor Heyerdahl(托儿·海尔达尔)。

  托儿·海尔达尔是挪威人,出生于1914年,就学于挪威奥斯陆大学生物学专业。1937年在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法图伊瓦岛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岛上有凤梨——— 这是来自南美的植物。虽然教科书一直说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亚洲,但当地人自称来自东方——— 他们崇拜太阳神,很久之前追随夕阳来到这里。海尔达尔决定转行研究人类学问题。

  这个生物学家花十年时间写了一本人类学专著《美洲与波利尼西亚之史前关系》。他提出,1500年前这些太阳神的崇拜者从南美来到波利尼西亚。他还有一个更宏观的看法:海洋对古代人来说,不是天堑而是通途,是人类早期的交通干线。

  他来到美国纽约寻求出版,但出版商拒绝出版这本离经叛道的书(今天的百度百科里,仍然说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亚洲)。一个出版商质问他,根据人类学常识,1500年前太阳神的崇拜者不掌握造船技术,他们是怎么穿越太平洋的?海尔达尔说,他们有筏子,一种用轻木(Balsa,今天的孩子们用来做航模的木头)做的筏子。出版商建议他做一次这样的旅行来证明。

  海尔达尔找到《国家地理》杂志寻求赞助,但杂志编辑部觉得这件事太冒险,他们不想与这种自寻死路的丑闻沾边。

  在酒吧里,一个水手认为用绳子和轻木做的筏子在海浪中航行,木头互相碰撞,绳子会被扯断。但一个推销冰箱的工程师赫曼对他的筏子图纸进行了改造,认为此事可以成功。

  他们在探险俱乐部听一个叫彼得的老资格水手(有木腿作证)说,远航要学会一件事:巨细靡遗,一切都按当地人的做法来。因为当地人积累了他们祖先上千年的智慧,所以,“能用绳子就不要用钉子,能用骨头就不要用钢铁。”事实上这成了这次航海的精神指南。

  资金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海尔达尔最后联系上了秘鲁总统,总统对波利尼西亚群岛是自己人发现的这一点很感兴趣,他让美国海军提供了大量物资给这个六人远征军。物资里有些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专业物资:海军口粮、驱鲨剂、海水淡化剂,以及截肢锯。

  远征军最先进的就是船长的理论:古人是很聪明的。其他方面就比较业余。因为没有试航,所以一出发问题接踵而至,电台一直不正常;当鲨鱼袭来的时候,他们发现某人撒入海中的竟然是番茄粉,驱鲨剂早就不知何时已撒入汤中被他们喝了!

  最紧急的问题其实是:筏子靠洋流和风前进。但船的方向似乎不太准,能否进入洋流而不是进入大漩涡很难讲。

  我怀疑他们依靠的不是先进的帆船技术,也就是说不能利用伯努利效应逆风航行。他们必须用1500年前的史前技术。他们坚信这种技术已经足够驾驭海洋,但问题他们是否百分之百地掌握了这种技术?赫曼也惊恐地发现,轻木吸饱水分后变得比海水重,所以时间一长,筏子可能会沉。

  当他们顺利进入洋流并顺利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答案证明海尔达尔是对的,也证明古人的确很聪明。海尔达尔依靠这次航行,成为了著名的人类学家。

  《孤筏重洋》这本书能从探险书籍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海子最后的日子携带着这本书(其他三本是《圣经》、《瓦尔登湖》、《康拉德小说选》)。这本《孤筏重洋》的意义何在?其实它是最具备那个时代气氛的书。

  在焦虑、苦闷与找不到出路的八十年代的人看来,这不是一本脚踏实地的书,这本书在他们看来具有特殊的超越性。

  回忆起来,表面上八十年代是充满了理想的时代,但其实那也是一个充斥着气功、朦胧诗与完全无法弄懂的西方哲学名著的时代,最为时髦的北京高校的西方哲学讲座里(与带功报告也差不多),主讲人熄灭所有照明设备,点着蜡烛影影绰绰地给大家讲尼采,各专业的学生听得热血沸腾,回到宿舍久久不能入睡,以为听到了全世界最重要的秘密。

  《孤筏重洋》这本书曾经有的“热”,符合了那个时候人们的心态,对于所有外国的先进技术来讲,咱们既然都是外行,所以咱们就是要用外行的精神打败专家。所谓外行的精神是什么呢?依靠谁也不懂的神秘力量去击败技术精湛的对手。

  以前,《孤筏重洋》这个故事里具备的专业精神被忽略了,业余态度反而得到了最大的赞赏。时至今日,我们应该留意的是,海尔达尔的生物学证据是坚实的,出版商的建议是中肯的(影片也没有“黑”出版商),传统(甚至是史前人类的传统)是可贵的。

  八十年代恰恰是反传统的。怎么反?用气功、朦胧诗、西方哲学来反传统。难道不是这样吗?(文/曾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