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习惯面对更多国家的外交平衡术

最后更新:2015-07-21 00:50:21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7月20日电(记者 张海洲) 阿尔伯托·罗慕洛(Alberto Romulo)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格外深刻。这位81岁高龄的菲律宾前外长2015年5月底在马尼拉接受专访时回忆起在任时所秉承的外交原则:“我们始终牢记罗慕洛将军的金句,即‘与所有人为友;勿与任何人为敌’。”

阿尔伯托·罗慕洛从2004年起在阿罗约总统手下担任外长,直到2011年从现任阿基诺三世总统的内阁卸任,让位于亲美的德尔·罗萨里奥,是史上任期第二长的菲律宾外长,仅次于他提到的其叔叔、同时也是1975年中菲建交时的菲国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将军。

阿尔伯托这番言论值得玩味之处不仅在于阿基诺三世政府在其离任后做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选择,走上了亲美日,疏远中国的道路,更因这种“与人为友勿为敌”的观点最近几个月频频出现在我印象中。

4月,我在印尼报道亚非会议,一位外交官称印尼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千友零敌”。6月底,泰国副总理帕蒂亚通在香港接受专访谈及中日争相在日本修建铁路这一话题时,表示中日同为泰国的朋友,“我们想和所有人做朋友”。7月初,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对美国开展历史性访问前表态越南希望“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朋友和可靠伙伴”。

随着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冷战后两极格局的瓦解,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已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在美苏争霸间挑边站队,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施展平衡术以在多极的大国竞争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东盟的整体实力和内部凝聚力尚不足以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极,但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却偏偏处在中、美(甚至包括印度、日本)等大国影响力的范围之中,“千友零敌”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最符合他们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当然,阿基诺三世治下的菲律宾倒是一个例外,她坚定选择靠向美日同盟,而同近邻大国中国疏远、交恶,不能不说是当今菲政府在外交上不明智、不理性的举动。

自1648年威斯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国际关系就像是一场国家间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赛跑,你领先个几十年,然后再被其他国家迎头赶上、抛在身后,没有谁知道终点在哪里。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半个世纪,美苏齐头并进、交替领先。中国先跟在苏联身后,感觉到老大哥不靠谱后果断换道,同美国及其盟国建交。苏联91年解体开启了山姆大叔在这场马拉松中独领风骚、“一超多强”的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这一时期已可以算是“多强”中的一员。

进入新千年,美国遭受9-11袭击后卷入两场颇耗国力的战争,之后又被次贷危机席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感觉越跑越累。华盛顿虽然在绝对实力上保住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但她也在明显感到相对实力的下降,领先优势缩水。

而身处和平和相对稳定国际环境中的中国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次贷危机后发现自己已经跑在了很多大国前面,如果仅以经济总量判断,甚至是处在了整场赛跑的第二位(现在看来,中国领导人在过去十多年一直强调的和平与发展确实是非常有战略远见的)。

与排序同时发生变化的是曾经同为第三世界阵营伙伴们的心态和眼神。他们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白了中国已很难与当时的那个敢于大声疾呼的光脚兄弟同日而语,他们必须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竞争中左右逢源以获取继续跑下去的更大动力。

印尼总统佐科今年高调访华前先到东京同日本深化合作。印尼、泰国同时将中日引到国内铁路建设这一棋盘中,以在中日竞争中左右压价,实现利益最大化。

中国往日的小兄弟缅甸继续加深同中国经贸、投资往来,特爽快地加入亚投行成为创始成员国,但同时也实现了颠覆性的政改,走上了选举民主之路。

因为南海领海纠纷同中国闹得很不愉快的越南,也在中美之间施展平衡术。阮富仲访美前三个月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习近平主席一起见证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

亲华的拉贾帕克萨总统下课后,新上任的斯里兰卡政府立刻暂停了中国承建的科伦坡港工程,被《时代杂志》视为改变对中国依靠,选择在中印两国之间左右逢源的标志。 

看得更远一些,平衡术不仅流行于亚洲。作为曾经第三世界兄弟中最具代表性的非洲国家也已参透如何在中、美、日、欧等大国中左右逢源以获取更多的援助和投资的奥妙。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坚实的成员古巴也在今年破天荒地同美国迅速破冰、建交,翻开了自己在国际政治中的新篇章。

对于中国来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这场马拉松赛跑的前排者自然是一件好事,毕竟从体量、面积、人口、历史地位来看,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理所应当。但这一地位同时意味更大的国际责任,且我们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比过去更加复杂,尽管我们的政策选择更多。

在国际政治中做选择是件十分奇妙的事,身处冷战中的中国虽跑在后排,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但可选项更少,做选择其实相对洒脱。现在跑在前面,虽然手中的资本多了许多,好像可以抬起头来向前冲,却发现前路并不明朗,旁边选手们也投来各式各样的目光,我们要自己跑好、要带动兄弟们,还得防止背后中枪,真是高处不胜寒。

中国花了很长时间才达到今天的国际地位,可能还要花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一位置。胡锦涛主席在任时,中国对于自己在新位置和不一样的国际环境较为生疏,外交政策也相对谨慎。

习近平主席上任后,中国在国际舞台更加自信,我们系统性地鼓励走出去、成立亚投行、向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这些措施在使更多国家受益的同时,也会让中国在那些施展平衡术的国家和地区面临更多其他大国的竞争。

同日本竞争参与泰国、印尼的铁路建设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佐证。印尼的佐科总统的政府在大力吸引中国投资的同时也向日本、美国、欧盟等大国抛出了橄榄枝。未来在这些国家一定会出现很多中国和其他大国的企业争夺大项目、大订单的情况。

冷战时期,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在帝国主义的夹缝中活下去。现在我们在考虑自己怎样过的更好的同时还要使后排选手都过得更好,而且后排的小伙伴们都越来越聪明,知道怎样让在前排选手中左右逢源。

或许现在,中国要习惯在自己周边和更远的地方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千友零敌”和平衡术作为外交选择。中国战略家、智囊团和政策制定者们更要仔细思考如何同这些国家打交道,在发挥自己优势同时尽量回避劣势,从而能在这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国家利益,不落下风。